碳资产管理

碳资产管理



云课堂 2024-08-25 关键词: 碳资产管理



…… 报名窗口 ……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交易机制凭借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卓越成效,已成为广受认可的市场化减排利器。我国精心构建的全国碳交易体系,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协同组成,这一重大制度创新,不仅彰显了我国通过市场机制精准调控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筑牢根基,开启了碳资产管理的崭新时代。

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率先在发电行业破冰启航,两千余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其中。短短数年,截至 2024 年底第三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高达 6.3 亿吨,累计成交额达 430.33 亿元,市场规模与交易活跃度持续攀升。2025 年 3 月,市场迎来关键性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强势纳入管控范畴,重点排放单位总数攀升至约 3700 家,覆盖排放量一举突破 8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关,减排力度与覆盖广度实现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 2024 年 1 月 22 日正式扬帆起航。各类社会主体依据相关规定,自主自愿投身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开发浪潮。项目减排效果经科学量化核证、完成登记后,即可在市场公开出售,为参与者带来可观的减排贡献收益。这一机制有力撬动了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降碳增汇项目蓬勃发展,激励更广泛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24 年 8 月,申请工作正式开启,首批支持领域如并网光热发电、造林碳汇、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项目纷纷申请登记。2025 年 3 月,新政策下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并成功上市交易,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全国碳市场核心交易产品,因稀缺性而形成独特市场价格,兼具财产属性。在碳约束时代大潮下,它们逐渐崛起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后的新型资产类型——碳资产。对于重点排放单位与自愿减排项目业主而言,碳资产管理犹如双刃剑,管理得当可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增加盈利;反之,若管理不善,则可能导致碳资产流失,严重威胁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其他机构来说,碳市场已然成为资本博弈新战场,各类碳金融产品与工具在此不断探索创新,市场潜力与活力持续释放。

培训对象:石油化工、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制造业、咨询公司、服务机构、仓储冷链、交通物流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培训课程


课程序号
课程内容学分
1能源管理与碳资产实践10分
2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解读10分
3能源管理与碳资产服务10分
4合同能源管理10分
5合同能源管理风险控制10分
6能源管理与碳资产10分
7碳核查步骤与流程一10分
8碳核查步骤与流程二10分



学分制说明:学员每学习一节课程得10分,学习应得分为80分,学习奖励得分20分,合计100分

山东绿色低碳网
0.033811s